发布时间:2020-06-06 12:10:00
甲醛含量不仅与不同的水产品有关,还与不同的冷藏方法有关。”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一篇论文中提到,龙头鱼甲醛含量高达457mg/kg,是捕捞、运输、保鲜等环节的样品。可见,这些环节对海产品甲醛含量有影响,“对此,该负责人认为,海产品的新鲜度尤为重要。倡导冷链运输,保持从源头到消费者的稳定冷藏,缩短运输时间,是提高水产品营养价值、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关键。
甲醛含量不仅与不同的水产品有关,还与不同的冷藏方法有关。”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一篇论文中提到,龙头鱼甲醛含量高达457mg/kg,是捕捞、运输、保鲜等环节的样品。可见,这些环节对海产品甲醛含量有影响,“对此,该负责人认为,海产品的新鲜度尤为重要。倡导冷链运输,保持从源头到消费者的稳定冷藏,缩短运输时间,是提高水产品营养价值、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关键。
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技术负责人表示,按照早的无公害食品和水产品标准,甲醛含量不应超过10mg/kg。但由于本研究的发现,相关标准被废止,仍处于空白期。
那么,我们能吃到主要的鱼、鱿鱼、螃蟹和其他海鲜吗?怎么吃?烹调后甲醛会分解并减弱吗?
这意味着每天吃少量的水产品是安全的。一般来说,一条主要的鱼大约是22条左右。一次吃一两个,一个月吃两三次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技术负责人解释说:“虽然目前还没有有关烹调后甲醛含量变化的实验数据,但采用烹调、食醋等方法是一种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。”杀灭一些微生物,确保食品安全。
“温州以前有一家鱿鱼干加工企业。在产品抽查中发现甲醛含量很高。厂家和取样部门搞不清。采购的原材料没有问题,加工过程中也没有添加人造甲醛。过多的内容从何而来?事实上,在这些海产品的加工和脱水过程中,由于水分含量的降低,甲醛含量会迅速增加。”
有关提醒,龙头鱼自身产生的甲醛和人工添加的甲醛无法通过检测手段分离,但一般甲醛含量都在1000mg/kg以上,主要是人工添加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龙头鱼干甲醛含量较高,对健康有害。
鱿鱼在甲醛溶液中浸泡后,会变硬变强,比平时更亮,表面粘液少,腥味少。牡蛎在甲醛溶液中浸泡后,外观完整,皱纹清晰,无黏液或少量黏液,汤不浑浊。如果用甲醛来保持其他鱼的新鲜,鱼体比不浸泡的鱼更干净、更硬、更有弹性。表面上看,这条鱼似乎很新鲜,但眼睛浑浊,鱼膜模糊。
虾类中的某些特殊物质在特定环境下会发生变化,因此很难从外观上判断鲜虾是否被甲醛溶液浸泡过。虾蛋白在甲醛溶液中浸泡后凝固,整个虾变得坚韧、有弹性,不易破碎。闻起来像一种清淡的药水,虾面晶莹剔透,脆如水母,缺乏海鲜特有的美味。除了视觉判断,我们还可以根据气味辨别水产品是否被甲醛溶液浸泡过。甲醛是一种有刺鼻气味的气体。如果水产品浸泡在高浓度甲醛溶液中,会有刺鼻的味道。含有甲醛的海鲜风味可以忽略不计。